- 作者:云信知产ME
- 发表时间:2020-10-27
- 来源:云信探知知识产权
- 浏览次数:0次
交底书中应至少描述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当发明人希望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较宽,即保护范围不能从一个实施例中找到依据时,应当至少给出两个实施例;当发明人希望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相对于背景技术的改进涉及保护数值范围时,应给出两端实施例,当涉及数值范围较宽时,还应给出一个中间值。
技术效果是针对我们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所取到效果,以客观的技术术语描述出即可。由此,技术交底书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完成闭环。
总结
技术问题是发明人根据相关背景技术对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的总结。
只有充分分析并总结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才能证明发明人的技术方案确有创新性和研究申请的必要性。换言之,技术问题是发明人作出研发或解决需求的起点。因此,对背景技术的介绍要与拟申请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紧密相关,且要针对具体技术分支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代理人与发明人取得一致的立场去理解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乃发明创造的核心,是对解决背景技术中技术问题的一个论证。要知道,专利法并不保护发明构思,如果仅对发明创造的构思或发明创造所导致的有益效果进行描述,而不能具体表明发明创造是如何实现该效果的话,IPR或专利代理人也不能够据此形成有价值的专利申请文件。因此,要清楚、完整地表述技术方案的内容,并突出发明点和保护重点,必要时附图说明。
(1)机械类:应该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各零部件的形状、构造,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并详细介绍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
(2)电子类:应描述电子产品的元器件、部件、组成,以及各自功能和相互配置,附图说明时元件标号应清晰地对应元件名称。
(3)化学类:应详细说明该化学类产品的组分、组合方式、制造条件,以及各组分间的比例关系等,必要时提供相关的检测参数、试验数据。
(4)方法类:应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工艺参数,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等。
(5)算法类:应详细介绍在特定应用场景的神经网络的结构以及相应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函数公式等。
在描述技术方案时,对于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一定要写明,无论是部分成分的替代、比例的变化,还是方法步骤的替代,可以避免他人绕过该专利达到同样的发明目的。
此外,尽管对技术交底书重要的三个板块的内容撰写做了大致说明,在实际撰写技术交底书时,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对技术内容缺乏实质性的描述、缺少附图或对附图的详细描述、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前后不统一……
虽然无法列举出所有的问题,但是只要发明人本着相关领域的人员能够清楚理解的原则来撰写交底书,并充分地和IPR或代理人沟通交流……
此处省略一万字……
写好技术交底书,架设好发明人与代理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段甲乙双方友好合作的旅途,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