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惩罚上限或提高至20倍 护航中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 作者:云信知产ME
- 发表时间:2020-01-10
- 来源:网络
- 浏览次数:0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大国,并正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成果有目共睹。这样独一无二的知识产权成就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指导与各行各业知商的不断努力。
近日,政协委员呼吁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惩罚,让侵权者“倾家荡产”;2019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3件,专利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7.37%,版权事业势能得到进一步释放,2020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力奋进!
政协委员呼吁将知识产权侵权惩罚上限提高至20倍,让侵权者“倾家荡产”
1月7日,政协第六届深圳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深圳会堂开幕,发言大会上,委员们逐一上台发言。
对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太小,侵权犯罪的违法获利巨大,而违法成本太低,是长期制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瓶颈”。市工商联主席陈志列在发言时说,建议深圳能够立法,对侵犯知识产权最高罚20倍,用惩罚性赔偿让侵权者“倾家荡产”,形成强大的威慑作用。
陈志列表示,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效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目前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现象屡打不绝、屡禁不止,致使劣币驱逐良币、山寨击垮品牌的现象经常发生,直接打击了企业的发明创造热情,阻碍技术创新、经济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陈志列认为是对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太小,侵权犯罪的违法获利巨大,而违法成本太低。
因此,他建议深圳市人大向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报文申请支持,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上限提高至20倍,“让侵权者‘倾家荡产’,让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哭着喊着来深圳。”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3件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1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表示,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塑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取得新进展。
2019年,国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2521.9万件,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持续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达到84.8分;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5个月;全年累计减免专利商标相关费用79.3亿元。
“知识产权创造是推动创新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肖亚庆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综合监管合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感知和认同。
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7.37%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完成“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调研报告。调研显示: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6.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占GDP的比重为7.37%,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中国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
报告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已从4.2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63万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增长了55%;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中国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由2013年的7.27%提高至2018年的7.37%,提高了0.1个百分点,占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版权产业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调研显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软件、广告与设计等新业态加快融合发展,推动核心版权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已突破4万亿元,达到4.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0%,占全部版权产业的比重达63%,对版权产业发展的主体作用更加明显。
本网站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